天貓小店項目是阿里巴巴零售通在新零售戰略的基礎上,為了擴大零售小店定制的天貓品牌合作計劃。這個小店隨之誕生,門店十分的有個性,店鋪內的商品也很豐富。下面是對天貓小店增值服務的介紹。
本周新零售領域有兩件大事,一是亞馬遜開始主導Whole Foods超市降價,二是阿里在社區便利店基礎上改造的天貓小店正式亮相杭州。兩者都在各自國家的零售市場引起不小震動,亞馬遜這一招甚至引發了其他零售股的暴跌。
兩者之間本無關聯,但內在商業邏輯上還是有一些共通之處。有了這次并購,亞馬遜對Whole Foods相當于是自營,它一上來改造的是零售最核心的價格體系,使用的方法跟十幾年前針對線下書商如出一轍,狠壓毛利,擠走對手,為超市帶來更多客流,再進一步與Prime會員及線上業務做整合。
但天貓小店是加盟模式,還看不出阿里在這個模式的價格體系中有太多話語權,它更多是對后端的供應鏈與前端的店面展示做改造。要分析這種模式能否成功,不妨從誰能從中獲益的角度展開。
首家天貓小店開在杭州西溪路上,上周我恰好路過那里。作為底商,小店北邊就是居民樓,在往北過了天目山路就是支付寶大樓,小店南邊一街之隔就是浙大玉泉校區的后門。有學校、居民區、寫字樓,這個位置應該是經過精心挑選的。
根據這個項目的主導者阿里B2B旗下零售通部門給出的數據,這家店的銷售額比改造前提升了45%,客流量提升26%,都是環比數據,此外沒有更細化的數據。
從過去的夫妻老婆店改造成風格統一的天貓樣式,需要商家出錢裝修。商家希望的最直接回報必然是銷售額增長,此外還可能包括進貨渠道的便利,客群的升級,進銷存的數字化管理等。從上面的兩個百分數字看,銷售額增速超過了客流量增速,有可能是回頭客光顧頻率高了,或者吸引了新客,同時人均消費有所提升。
究竟哪個因素更有決定性?這種社區便利店的客人無非兩種,一是附近常客,二是過路人。不排除有個別慕名而至的新客人,但這個比例不會高,因為它不是盒馬這種新物種,人群沒有強烈的好奇心。常態看,天貓小店客流量的增長仍然主要依靠老客。
老客憑什么光顧更頻繁、消費更多?雖然這家店離浙大很近,但玉泉校區里也有超市和水果店,離學生更近。要想讓人舍近求遠,無非三個動因,商品更便宜,質量更好,或者其他地方買不到。
更便宜,目前看還不太現實。天貓小店對加盟商的一個要求是,每月要通過阿里零售通平臺采購一定金額,且在店內設置一組天貓貨架,但它沒限制商家的其他供貨渠道。原有的線下批發商仍在進貨渠道中扮演角色。便利店大多是低毛利的標品,也無所謂比其他店質量更好。
那就只剩下一種可能,就是特供商品加增值服務。就像7-11、全家,一些熟食、生鮮、寄送服務是排他的,相當于自有品牌。德國廉價超市Aldi的例子說明,自有品牌商品的毛利率更高,顧客黏性更強。所以,天貓特供商品與增值服務才是天貓小店的方向,甚至可以在店里放一臺照片自助打印機。
其實,阿里過去兩年在超市業態改造上是三路并發,除盒馬外,還有淘寶便利店(由易果生鮮向門店供應水果,消費者可網上下單等超市配送),以及零售通(針對便利店供應鏈做改造),但后兩者都不能算成功,淘寶便利店已經失去了手淘首頁的顯著入口位置。
這次零售通升級后卷土重來,是因為與天貓(超市)、菜鳥做了橫向整合,天貓在貨源、菜鳥在供貨上支持,這是夫妻老婆店沒有的。至于用大數據實現“千店千面”,為時尚早。一方面,數據樣本量能有多大?門店周邊居民的網購數據能對便利店有多大指導意義?拿婦產醫院門口的便利店為例,經營多年的店主可能比機器更清楚進什么貨;另一方面,這些加盟店本身誰跟誰進的貨都不完全一樣,所謂差異,可能要在特供商品上實現,這對菜鳥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天貓小店是個不錯的嘗試,有興趣的商家們也可以去加盟天貓小店,在現在競爭條件這么激烈的情況下,天貓小店如果沒有一些增值服務的服務,就少了一些競爭優勢哦。
推薦閱讀: